古诗词经过时间沉淀、岁月更迭,愈发让诗意更加的浓厚,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李商隐《七夕》原文及翻译注释,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诗词的魅力与情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《七夕》原文
《七夕》
李商隐
鸾扇斜分凤幄开,星桥横过鹊飞回。
争将世上无期别,换得年年一度来。
《七夕》译文
织女走出凤幄,分开障扇与牛郎相会,搭长桥的喜鹊们已经完工。
怎样能将世上的死别,去换得每年才一次的相逢?
《七夕》的注释
七夕:农历七月七日,传说牛郎和织女这天在天河的鹊桥上相会。
鸾(luán)扇:上面绣有凤凰图案的掌扇。鸾,凤凰一类的鸟。扇,指掌扇,古时模仿雉尾而制成的长柄扇,用于坐车上,以敝日挡尘。庾信《和乐仪同苦热诗》:“思为鸾翼扇,愿备明光宫。”
凤幄(wò):闺中的帐幕;绣有凤凰图案的车帐。
星桥:鹊桥,传说七夕这日天下的喜鹊都飞往天河,为牛郎和织女相会搭桥。
争将:怎把。
无期别:死别;无期重逢的离别。
一度:一次。
简短诗意赏析
此诗前二句写诗人在七月七日晚上仰望天空,遥想牛郎织女在天上相会的美好情景:织女已经过河,并且走出凤幄,分开障扇,与牛郎相会;乌鹊完成填河铺桥的任务之后,全都撤回去了。诗人不由得联想到自己爱妻早亡,唯有自己独留人间,再也无法与她相会,于是诗人在后两句中发出沉痛的感叹,渴望能像牛郎织女那样每年与亡妻相会一次。其中,第三句的“争将”一词写出与亡妻天人阻隔、阴阳渺茫的极致哀叹,显现人间死别反不如天上一年一度之相会,明显地表达出悼亡之情。
作者简介
李商隐(约813年-约858年),字义山,号玉溪(谿)生、樊南生,唐代著名诗人,祖籍河内(今河南省焦作市)沁阳,出生于郑州荥阳。他擅长诗歌写作,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,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,和杜牧合称“小李杜”,与温庭筠合称为“温李”,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、温庭筠风格相近,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,故并称为“三十六体”。其诗构思新奇,风格秾丽,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,优美动人,广为传诵。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,难于索解,至有“诗家总爱西昆好,独恨无人作郑笺”之说。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,一生很不得志。死后葬于家乡沁阳(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)。作品收录为《李义山诗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