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乐乎”的意思出处及全文赏析

五千年文化,三千年诗韵。诗词让我们感受到了流彩华章之美,比如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乐乎”短短几个字就能将读者带入意境,那么,你知道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乐乎”

  五千年文化,三千年诗韵。诗词让我们感受到了流彩华章之美,比如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乐乎”短短几个字就能将读者带入意境,那么,你知道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乐乎”的意思是什么吗?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乐乎”出自哪里?下面为大家整理了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乐乎”的出处及赏析,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。

  

学而时习之,不亦乐乎”什么意思?

  学习后经常用所学的知识经常复习,不是很愉快吗?

  

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乐乎”出自哪里?

  

此句出自春秋时期孔子及弟子《论语·学而》。全文如下:

《论语·学而》

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,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

  《论语·学而》译文

  孔子说:“学了,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,不也高兴吗?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,不也快乐吗?人家不了解我,我却不怨恨,不也是君子吗?”

  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乐乎”全文赏析

  本章乃叙述一理想学者之毕生经历。“学而时习之”,乃初学之文,为一境;“有朋自远方来”,则成学后事,为二境;最后一境,本非学者所望,乃求学深造日进所得。以人为本的社会,教育关注的是人的和谐发展,《论语》把“知、能、德”作为构建人的和谐发展的三个要素放在开篇,由此可见千古至圣大师教育思想的精髓。社会,是人的社会;人,是社会的人。冲破混沌,摆脱蒙昧,要求知。只有求知,才能不断的丰富自己,充实自己。求知为用,要广泛地与志趣高洁的人交流,在实践中修正自己,提高自己,形成能力。但这仅仅是“人”,而不是“才”。要真正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,必须要修德,这是和谐人的最高层面。“知、能、德”三者具备,才能达到孔子教育思想中树人的标准,才能符合孔子的人才观,这也是现代社会人才的标准。正如毛泽东所说:“这才是一个高尚的人,一个纯粹的人,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,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。”

  这是《论语》的开始,似乎,夫子对学生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,也是夫子把自己最基本的读书和做人的原则和标准暴露给学生:“每天学习并经常复习;知己不期而至,远道而来,高兴之情,无法形容;君子的标准之一即是别人不了解你你也不愠恼”。

  作者简介

  孔丘 (公元前551年9月28日——前479年4月11日),字仲尼,华夏人,春秋时期鲁国人。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,儒家学派创始人,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。编订了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《春秋》对历史人物和事件往往寓有褒贬而不直言,这种写法称为"春秋笔法",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。据有关记载,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(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)。孔子逝世时,享年72岁,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,即如今孔林所在地。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《论语》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。

  

歌词资讯

日本服装设计大学你选哪所? 日本服装设计学校排名介绍

2024-12-2 7:40:02

歌词资讯

日本东京工艺大学排名及专业介绍 东京工艺大学相当于国内什么水平

2024-12-2 9:20:06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