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千年文化,三千年诗韵。诗词让我们感受到了流彩华章之美,比如:“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”短短几个字就能将读者带入意境,那么,你知道“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”的意思是什么吗?“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”出自哪里?下面为大家整理了“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”的出处及赏析,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。
“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”什么意思?
知道满足,就不会受到羞辱,知道节制就不会遇到危险。
“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”出自哪里?
此句出自春秋时代老子《道德经第四十四章》。全文如下:
《道德经第四十四章》
名与身孰亲?身与货孰多?得与亡孰病?
甚爱必大费;多藏必厚亡。
故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。
《道德经第四十四章》译文
声名和生命比起来哪一样亲切?生命和货利比起来哪一样贵重?得到名利和丧失生命哪一样为害?
过分的爱名就必定要付出重大的耗费;过多的藏货就必定会招致惨重的损失。
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,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带来危险,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。
“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”全文赏析
常人多轻身而徇名利,贪得而不顾危亡。
一般人只想到没有钱如何吃饭,拿这个理由来孜孜为利。《史记》中说:“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”,世上的人,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奔波,乃是人之常情。
然而,“天下由来轻两臂,世间何故重连城”,世人为了财富,为了虚名,忙碌一生,连命都拼进去,又何苦来哉?
所以,名与利虽然重要,但更应该贵重生命,不可为名利而奋不顾身。我叹息的是,如今还有很多人都把自己拥有的最好的,拿去换来可有可无的。网络上流传一句话:“前半生用命挣钱,后半生用钱买命”,有时候,甚至都换不回来。
“甚爱必大费;多藏必厚亡”,放眼观看,处处可以见到社会人群在求夺争攘的圈子里翻来滚去,其间的得失存亡,其实是很显然的,别到了终究是百忙一场。
“故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。”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,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带来危险,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。
作者简介
老子,又称老聃、李耳,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、道家学派创始人。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,世界文化名人,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,存世有《道德经》(又称《老子》),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,主张无为而治,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。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。
老聃(dān)(约前571——前471),字伯阳,谥号聃。又称李耳(古时"老"和"李"同音;"聃"和"耳"同义)。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(此地本是封于西周的陈国,今河南鹿邑,安徽涡阳存有争议)人。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 想家之一,被道教尊为教祖,世界文化名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