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媒体设计需要学生有很强的自主能动性,有更多的个人想法,以及强大的执行力。
于老师
•院校背景
日本庆应义塾大学 媒体设计修士
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全球创新项目GID
美国普瑞特艺术学院工业设计
•授课专业
媒体设计
•履历
修士期间层参与庆应与台湾交通大学合作的AR游戏内容设计以及平面设计,同时层参与伦敦地铁考察项目,负责用户调查与视觉设计,专业能力强,同时有多元化文化背景;曾作为设计师负责国际义工项目的品牌/视觉设计,执行开发与管理内容。
亲和力强,善于引导学生沟通,深度挖掘灵感,找到合适的研究角度,教学经验丰富,能指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。
•学员录取院校
皇家艺术学院、爱丁堡大学、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、利兹大学等。
走遍英美日三国,
坐拥Pratt工业设计、皇艺GID、
庆应义塾大学媒体设计等3所名校学位!
经历多所名校与专业修炼,
见闻多国设计思维,
参与各种大大小小的实战项目,
成为学生斩获名校offer最强助攻!
在教学中亲和力强,
善于引导学生沟通,
深度挖掘灵感,
找到合适的创作角度,
带学生做出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作品集,
从而助力学生斩获世界名校offer!
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下
这位实力超众的数媒导师于老师!
于老师 X 小美
艺术设计的自由度更高,不必拘泥于机械化的考试形式,因此选择了走艺术设计这条路。
小美:您是如何走上艺术设计这条路的呢?
于老师:
学生时代厌倦了考试般机械化的生活,而艺术设计,则可以将自己很多的想法通过各种途径表达出来,不必拘泥于考试这种模式,因此便选了走艺术设计这条路,来将自己的自由放大!
设计师需要更多地考虑落地性,而成为教育导师后,我可以和学生探索更多的方向,帮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东西。
小美:从数字媒体转变到国际教育导师,最大的改变是什么?
于老师:
作为设计师,需要更多的考虑方案的落地性。而成为教育导师后,则可以玩更多创意、有意思的东西,可以和学生一起探索更多的方向,比如有一些概念性的、未来性的思考等内容。
AR解谜游戏
我喜欢将多种元素融合到一起,带领学生去尝试与实践,从而生成带有学生强烈个人风格的作品集。
小美:您是如何形成自己如今的教学风格的?您的教学理念是什么?
于老师:
我个人的性格是比较跳脱的,喜欢尝试不同的事情。这也影响到了我的教学风格,喜欢将多种元素融合到一起,带领学生去尝试,去经历,去实践,从而生成属于学生自己的带有强烈个人风格的独特作品。
交互玩具设计
我的教学理念是:通过多媒介的融合,传递信息、寻找到属于自己最热爱的表达形式,与世界对话。
小美:您工作之外会喜欢去干些什么来丰富自己的灵感库呢?
于老师:
我很喜欢看展(美术展、摄影展、艺术展等等)、看话剧、音乐剧。
伦敦地铁装置
不同的作品蕴藏了不同的故事,每一次的体验都会促进新的灵感迸发。
做项目不仅仅是个人想法的呈现,吸取来自多方面的建议会让作品更丰满。
小美:留学期间,您的学习生活都有哪些难忘的经历与感受?
于老师:
我们学校会更重视学生的实践性,在做项目的途中会有更多的社会调研,社会实验,以及会提供很多相关行业资源,会得到很多专业的反馈。
图源:皇艺官网
做项目不仅仅是个人想法的呈现,吸取来自多方面的建议会让作品更丰满。
小美: 您觉得中外学生各有哪些方面比较突出,而哪些方面缺少必要的知识和训练?
于老师:
很多中国学生的技术能力还是不错的,但外国学生的作品内会结合更多自己的经历,故事以及偏好,作品的个人风格都比较强烈。
图源:皇艺官网
但是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,中外学生都会共同完成一些项目,互相帮助,互相学习,共同成长。
学媒体设计需要学生有很强的自主能动性,有更多的个人想法,以及强大的执行力。
小美:您所授该专业都有哪些研究方向?本科转专业申研难度大不大?
于老师:
我的主专业是媒体设计,所包含的范围很广,整体专业的教学风格都是比较自由的,需要学生有很强的自主能动性,有更多的个人想法,以及强大的执行力。
图源:皇艺官网
因为是媒体设计,所以研究方向以及使用的媒介不会受到限制,包容性会很强,转专业申请也是可以的,但对于学生的个人能力会要求较高。
在面对学生想法单一的情况下,我会通过提升学生的跨学科思维,并结合学生个人特点激发学生更多灵感。
小美:学生们在做作品集时存在哪些共性问题呢?是如何引导的呢?
于老师:
学生比较常见的共性问题就是想法会相对重复,选题会有些单一。
一般这种情况,我会给学生推荐一些跨界的书籍,电影以及艺术家和艺术作品,带领学生一起思考去做开端,后期结合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点去做拓展,激发学生更多的灵感。
图源:皇艺官网
之前有个学生,有很多想法不知如何表达,不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主题的媒介,我在指导他做作品时,便结合了学生擅长之处,发散思维,扬长避短,并带领学生尝试不同媒介的选择,从而帮助他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,更贴切的去呈现自己的主题。
小美:对于同样学习该专业的同学,您有什么建议吗?
于老师:
希望同学们可以多尝试些不同元素不同种类的作品,多经历,多实践,会有很多不一样的收获。